提起去年G20峰会实景交响音乐会《最忆是杭州》,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,惊艳的水上芭蕾《天鹅湖》,如梦似幻的扇面,令全球观众惊艳。阳春三月的成都,在2017 年 CSMPTE 影视技术交流研讨会上,《最忆是杭州》总制作人、著名灯光设计师沙晓岚为近300位影视灯光、制作领域的专业人士详细解读了本次音乐会的幕后制作细节。
《最忆是杭州》是一台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,按照峰会主题要求,创作团队充分展示艺术创意,借助舞美、灯光、音响、投影、视频、舞台机械、威亚等多种现代演艺科技手段,与表演结合,共同打造了一台充分体现“西湖元素、杭州特色、江南韵味、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”的实景交响音乐会精品。本次音乐会,沙晓岚的身份由之前的灯光总设计、视觉总设计转变为总制作人,要以制作人的视角从总体把控,不仅要把控灯光部分的设计效果和质量,还要对演出所有部门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掌握。
本次音乐会的九个节目几乎都取材于中外名曲。沙晓岚重点介绍了其中四个节目——《春江花月夜》、《天鹅湖》、《美丽的爱情传说》、《月光》的视觉创意和实现过程。
月亮是音乐会很重要的一个元素。《春江花月夜》中,“月亮”要升高到50米以上,因为要避免“穿帮”,不太可能采用机械装置。创作团队后来决定,“月亮”采用一个直径8米的人工充气球体,高挂在西湖的上空;图案运用了8台大型工程投影机叠加拼接投射。这里主要克服了两点难题:一是选址,岸上的树木非常高大,选址要见缝插针;二是球体受风力的影响会随风摆动,因此投影影像的面积要大于“月亮”。
《天鹅湖》的创意实现颇为曲折。最初,创作团队设计了威亚加“飞灯”的方案,要求舞蹈演员吊挂着威亚从外湖飞入西湖舞台,灯光同步运动。为此,合作方浩洋电子的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试验,开发了以“移动电源+无线控制飞行系统”为特征的“飞灯”系统。后来,因为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,对搭建威亚塔有严格的限制,方案最终搁浅(这一“飞灯”设想在今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上有了部分体现)。第一方案放弃了,创作团队又设计了第二方案——真实演员与虚拟影像虚实互动结合表演。这也是《天鹅湖》有史以来首次在真正的湖面上表演;同时,在水上自然环境采用佩珀尔幻象(Pepper's ghost)技术,也是一次重要尝试。《天鹅湖》中,充分运用了西湖湖水产生的灯光倒影效果。灯光准确地投射在芭蕾舞演员身上,随之产生倒影效果,加上全息膜产生的影像倒影,叠加成多层次的水上芭蕾效果,完美的视觉效果令人赞叹。
《天鹅湖》《美丽的爱情传说》中也综合运用了灯光倒影效果和投影技术。舞台上,一把巨大的折扇缓缓打开,多媒体投影在折扇上,与水面倒影的扇面形成了完美的圆形,水乳交融,虚实难辨,配合越剧和双人舞的表演,充满诗情画意的视觉呈现,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。高光通量工程投影机叠加投影,在保障画面安全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亮度。演出中灯光最大的特点是无逆光,只采用侧光。
《美丽的爱情传说》在《月光》中有一处细节——钢琴家表演时的手指敲击琴键特写光。画面中,白色钢琴上的影像由投影实现,为突出演奏,要给
钢琴家的手指击键画面以特写光,如果用追光容易产生阴影,创作团队专门在钢琴内设置了灯带,特写光描摹了钢琴家手指演奏的细节,可谓点睛之笔。《月光》沙晓岚表示,水和光是非常好的搭配组合,这场音乐会通过灯光、虚拟影像、投影等多种手段,与西湖倒影结合,达到光与水自然融合、相得益彰的效果。“在灯具方面,整场演出使用了大概两千多台灯具,采用了国内主要灯光厂家的灯具,充分体现了国产灯具技术水平的进步。”沙晓岚说。


|